李强出席这一开幕式,释放重要信号
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让古老的中医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最新通报!8人被...
张伯礼:“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疗...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
爱国主义教育法表决通过,自明年元旦...
中方办宴,普京与中方高层并排入场,...
习近平致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的...
自贸试验区十年建设驱动高水平对外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
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
  >>  

联系我们:
《法制新闻联播网》由“一带一路法律专家委员会”“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中心”主管。由《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主办。由国源智库国际战略发展研究中心联办。
本网编委会,是由国家部委领导和公检法系统专家,新闻媒体行业资深人士组成。
本网以立足政法,宣传法制。弘扬正气,鞭挞丑恶。
开阔视野,警策人生。刊登各类法学理论,探索依法治国。本网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政法,纪检,监察,律协等相关部门协作;新闻信息互传联动。
办公地址: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13号院
投稿邮箱:f z l b w l @163.com

 

本网站声明
本网信息员闫海生,编号为:fzxwbwoo16号,采编证丢失,特此声明公告作废。
《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
 2019年6月1日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为射阳“十九烈士”寻根
 发布时间:2024/4/3 浏览次数:88

来源:纵横杂志(彭辰阳)

 来英烈是民族的脊梁,是跨越时代的精神坐标。每当清明来临,各地都会对英烈寄予哀思,因为没有他们的舍生忘死,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没有百姓美好的新生活!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值此清明到来之际我们重温历史,祭奠英灵。本文讲述的是一位普通军人后代,苦苦追寻10年,为射阳“十九烈士”寻根的故事。

2023年清明节前的一天上午,细雨霏霏,一个高亢雄浑的声音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海河“十九烈士陵园”激荡:“我们部队的前身是毛主席秋收起义后上井冈山的红军部队,多年来我们连队秉持‘英勇冲杀,决战决胜’的连魂,并获得‘英勇冲杀连’的荣誉。你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将世代传承!今天,我们来看你们了!”这是“十九烈士”原所在部队中部战区某红军旅“英勇冲杀连”第36任政治指导员张斌在致辞中庄严地告慰先烈,也宣告了时隔79年后19名英烈终于重新“归队”。

19位烈士原所在部队中部战区某红军旅“英勇冲杀连”第36任政治指导员张斌率队向十九烈士鲜花

此时此刻,在祭扫的人群中,作为军人后代、射阳县政协文史研究员和老新闻工作者的我热泪盈眶。我苦苦追寻10年,现在终于可以告慰先烈和自己的父辈了:我为19位烈士找到了“家”。

抗战英烈 血洒海河

我的老家海河镇三河村离烈士陵园只有两公里。我的父亲彭立富当年曾与其他几位民兵刘正、王斌等一起掩埋“十九烈士”遗体,并于1946年在烈士精神鼓舞下,三人一起参加了新四军。因“战斗勇敢”,我父亲火线入党,他入党志愿书上的这四个字至今仍清晰可辨。从小学到高中,我每年清明节都和同学一起去祭扫“十九烈士墓”,我加入少先队和共青团的仪式都是在“十九烈士墓”前举行的。父亲也多次在烈士墓前讲烈士们的战斗故事,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前来祭扫的师生们,更激荡着我的心。

1972年读高中时,我祭扫了“十九烈士墓”后,根据父亲的回忆写下了《在烈士墓前》的作文,毛笔抄写,一丝不苟,至今保存:

1944630日拂晓,从海河上游由西往东远远传来汽笛声,经侦察,先后有三艘载有100多名日伪军的汽艇拖着两只民船经过塌港,驶向东边的“鬼子窝”陈家洋。此时新四军主力已奉命转移,只留一个排30多名战士留守阻击。这一仗打得异常激烈,战士们怀着寸土必争的信念,奋勇杀敌,宁死不屈,终于打退了敌人,为主力转移赢得了更多时间。不幸的是,有18名战士血染塌港,壮烈殉国,最小的只有17岁……

后来,又找到了一具烈士遗体并安葬,但习惯上仍称这个地方为“十八烈士墓”。

战斗发生后的第九天,历史悠久的《盐阜大众报》就以《塌港伏击战》为题刊登了“十九烈士”的事迹,但由于当年报纸发行量少、发行区域小,加之读者的文化水平低,战争频仍,部队行踪不定,塌港伏击战的文字报道很少有人看到,19位烈士叫什么名字、究竟属于哪个部队一直不得而知。

苦苦“寻根” 铁鞋踏破

作为军人后代,我的血管里流淌着军人的血液,自小和父亲一样景仰这些无名烈士,内心充盈着对烈士无限的爱。

2013年,父亲临终前曾多次嘱咐我,你有文化,又是公务员、共产党员,永远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这些烈士的家人从未给他们上过坟,太委屈他们了,你退休后要千方百计为烈士们寻找老部队。我每次都坚定地点头答应。比我父亲早去世的刘正、王斌两位军人叔叔生前也多次对我说过这样的话,我曾向两位叔叔保证,待退休后有时间了一定去为烈士“寻根”。


射阳县人武部政委严乾龙(左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胡志海(右二)到彭辰阳(左二)家查阅十九烈士资料

为烈士“寻根”成了我的父辈和自己两代人的心愿,我认为这也是传承红色家风。2013年我从县政协退休后,又被聘为文史研究员,这一愿望更是与日俱增,令我寝食难安。我暗下决心:“我要尽己所能为这19名烈士找到生前所在部队和他们的名字,既告慰先烈,又完成父辈的嘱托。”

为此,我自费2000元买了一套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盐城县志》,遗憾的是里面没有和19位烈士相关的信息。我先后去过盐城新四军纪念馆、阜宁县苏北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大丰县白驹八路军新四军会师纪念塔、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馆)等十几个地方,盐阜大众报社、本县的华中工委纪念馆、县委党史办、县志办、档案馆、图书馆更不知去了多少次,走访了烈士村王恒义等当年战斗的目击者,电瓶车和自行车先后骑坏了3辆。

王恒义是我至今能找到的唯一健在的当事人,已94岁高龄。可惜,王老只记得战斗发生的前一天晚上,有一个班就住在他家,说话是山东口音,但部队番号他也不知道……最有希望的一条线索也断了!

我患有冠心病、眩晕症等多种疾病,每次外出寻找烈士线索,都要把这些药物放在包里随身带着。好几次,我在外出的路上眩晕症发作,被送到医院看急诊。

我不会使用电脑,但学会了在手机上写字和查找资料,可仍不会粘贴。我查找到有关党史、军史和烈士的资料,都是先用笔抄在笔记本上,以后再有选择地誊到手机上。这样的“抄书”,我有厚厚的两大本。

盐阜地区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十分丰富。近几年,我一边为19位烈士“寻根”,一边又接触到许多革命前辈的感人故事,先后写出了《父亲的入党志愿书》《“苏北甘祖昌”——老红军李本云》《父亲的烈士证书激励着我们》《家人心中最可爱的人》《永不凋谢的金达莱》等10多篇红色故事,在《解放军报》《中国妇女报》等报刊发表。写作这些人物的过程中,我的灵魂一次次受到洗礼,良性循环,愈发升华了我与生俱来的红色情结,倍增我为烈士“寻根”的信心。

射阳县19位烈士的纪念碑

我的身心一直沉浸在红色记忆中,老是处于一种亢奋状态,睡眠越来越差,经常心慌气短。2021年,我不得不转到上海长海医院住院治疗,但在这里我也没闲着,我去拜访了新四军研究会主办的《大江南北》杂志的总编辑,以期获取19位烈士的信息,可仍无收获……

屡遭挫折,疾病缠身,我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每每想到烈士们为保卫脚下的这块土地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想到父辈的嘱托,又给了我无穷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我发誓,哪怕踏破铁鞋,只要一息尚存,这一辈子都不言放弃。我坚信:“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英烈不朽 终获突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23年清明节前,也许先烈们地下有知,我忽然想起从小到大我多次在“十九烈士墓”前听过与我同村、当年也参与掩埋十九烈士遗体的民兵战斗英雄路曰恒讲述十九烈士的故事。战斗发生的当晚,有两名伤兵就住在路曰恒家,伤养好了以后又被送回了部队。我想,路曰恒是离休干部,文化水平和职务都比较高,生前和部队一直有联系,家中应该有和十九烈士相关的资料。但路曰恒早已过世,只能向他的后人找寻。经了解,路曰恒的大女儿路吉成已84岁,住在盐城。

口述者彭辰阳(右)在采访路吉成(左)

我找到并拨通了路吉成的电话,问起十九烈士,她滔滔不绝地讲了两个多小时……当我听她说家中有一本她父亲留下来的《射阳革命斗争史料》并且里面载有十九烈士的事迹时,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连忙问清路吉成家的详细住址,叫上一辆出租车就连夜直奔盐城她家。

我在路吉成家见到了这本珍贵的《射阳革命斗争史料》,里面有一篇《塌港伏击战》,转载的就是当年《盐阜大众报》刊登的十九烈士的事迹,里面有当时部队的番号——新四军三师七旅二十团三营十连,并清楚地记载着双方交战的时间、地点和击毙的日伪军人数。这篇战地报道上还有3位烈士的名字:史方壮、孙龙祥、徐盘友。我如获至宝,喜极而泣,一把将这本书揽在怀中。至此,我历时10年为烈士苦苦“寻根”,终获突破。

“积善之举  功德无量”

我立即把这个重要信息报告给射阳县人武部政委严乾龙。严乾龙喜出望外,他打了上百个电话、发了数百条微信,最终联系上了83集团军的政治部领导,了解到:19名烈士生前所在部队经多次转隶,现在是中部战区某红军旅。

烈士盼“归队”,部队找英烈。前后不到10天的时间,张斌指导员等即代表部队乘了10多个小时火车,风尘仆仆地从中部战区赶到射阳。当晚,征尘未洗,他们就忙着找我核对资料,查看实物,查证史实,确认部队番号和战斗时间、地点、双方交战人数和部队的旅史记载等。经过多方比对,相关信息完全吻合。

至此,射阳县“十九烈士陵园”内19位无名烈士英魂79年后全部“归队”!

陆军第83集团军某合成旅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张旭闻讯后,激情难抑,话语铿锵,他说:“对烈士最好的缅怀,就是将他们身上的精神一代代赓续下去。作为红军传人,我们更要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投入到练兵备战中去,书写好我们这一代军人的时代答卷。”

央视军事频道在播报时说:“英烈是民族的脊梁,是跨越时代的精神坐标。正是千千万万英烈的流血牺牲,才夯实了强国强军的坚固基座,擦亮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英烈虽已远去,但人们追寻英烈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

同为射阳县政协文史研究员、老新闻工作者的颜玉华、王万舜看了我此前发表在《射阳日报》上的6000多字的长篇通讯《新四军中的“绝命后卫排”》后,说我的文章全面真实地向社会披露了十九烈士的英雄事迹,这些报道花了真功夫、硬功夫、实功夫,真正是“老新闻人”深挖老新闻,让老新闻变为了新新闻、硬新闻,此新闻为许多人闻所未闻,这是射阳县文史特别是红色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以史育人,让人缅怀先烈、振奋精神,才能不忘初心、踔厉前行。

口述者彭辰阳(左)在讲述十九英烈事迹

网友香樟树留言:“七十九年如梭穿,云路天高,柳线风搓。月暖风和,风范长存,鹤飞鸣鹅。英雄德传几坎坷,黄花含泪见老友。海掀狂澜,河水无波,英雄清名,万古流传!

19名烈士“归队”的消息经国家、省、市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严乾龙赠我8个字:“积善之举,功德无量。”

我的儿孙辈都是“80后”和“10后”,过去对红色家谱(我父亲的入党志愿书)和十九烈士事迹知之甚少,甚至从不关心。这10年间,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烈士“寻根”,他们耳濡目染,受教育很深。女儿看我在手机上写字后又去打字社太辛苦,花3000多元帮我买了电脑和打印设备,还帮我校对和打印、发稿,使我省力好多。

我告诉儿孙,立足各自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烈士最好的告慰,对家风最好的传承。

本文选自《纵横》2024年第3期“地方风采”栏目 彭辰阳口述 张学法 李凤启整理 图片由口述者提供

  信息提供:张志国(《纵横》杂志)



 
人民网 |  中国网 |  新华网 |  中国新闻网 |  新京报 |  中国法学会网 |  中国政法大学网 |  民主与法制网 |  最高检察院网 |  最高法院网 |  公安部网 |  司法部网 |  国务院法制办网 |  国家新闻办网 |  中央宣传部网 |  中国网 |  中央台央视网 |  光明日报 |  经济日报 |  人民法治 |  记者观察 |  中国反腐法治网 |  北京天一堂医药科技研究院 | 

关于本站 - 广告刊例 - 战略合作 - 区域代理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法制新闻联播网 
主管单位: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中心   一带一路法律专家委员会   主办单位: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  京公网安备1101110212025号

版权所有:北京五湖四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法制新闻联播网   投稿邮箱:
fzlbwl@163.com   地址:北京朝阳区西大望路合生财富广场写字楼501室